2024年11月21日

钩沉 |19世纪来华的斐尔德:从宣教士到女性主义者(六)

作者: 临川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01月03日 14:00 |
播放

附说:美北浸会女传教士对该会男女性别规范的重构效果之比较

——以斐姑娘、约翰逊夫人、巴志玺夫人为例

前文说到即使是在美北浸礼会男尊女卑的差传框架内,也有不只一名个性强烈的女传教士敢于挑战这种体制,斐姑娘、约翰逊夫人、巴志玺夫人都是如此。

下面笔者尝试将约翰逊夫人、斐姑娘、巴志玺夫人进行对比,试析美北浸会女传教士对该会男女性别规范重构的效果究竟有什么差别。

约翰逊夫人其实是约翰逊牧师之续弦,也是美北浸礼会在潮汕地区的元老。1840年中英爆发鸦片战争,粦为仁也于当年到达香港宣教,因泰国华人大都为潮汕人,粦为仁遂主要负责对停留在香港的潮人传教,并在1843年5月28日成立香港潮人浸信会。

1845年,因美国浸礼会董事会通过“奴隶拥有者不得遴选为传教士”的决议,美国南部、西部几个州的浸礼会对此持有异议,便分裂出来,联合成立南部浸信会(Soutern Baptist Convention)——即知名的保守教会“美南浸信会”。北部各州浸礼会人士则于次年5月在纽约成立美国浸礼会真神堂(The 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y Union),一般称为“美北浸信会”,并保留了香港差会。1858年初,因夫人生病打算回美的耶士摩到香港转船,此时他属于泰国差会。当时粦为仁两年前已经返回泰国差会,香港差会只剩约翰逊一位传教士。当时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西方人圈子已经拟好了新条约开放口岸的名单。约翰逊得知潮州将会开放,但因为即将回美,遂与耶士摩商量开辟潮州差会事宜,决定耶士摩暂留香港待机而动。翌年4月,确定汕头将会开放的美北浸礼会总部将耶士摩转到香港差会,授权他开辟潮州差会。孤身一人在港的耶士摩密切关注战事的进展,在确定新条约中有开放潮州的内容后,于1858年7月底前往妈屿岛查看情况。翌年9月,收到总部授权开辟潮州差会的指令后,耶士摩立即再次前往妈屿岛开辟工作,但两三个月后,感染了热带痢疾,被迫返港养病。12月24日,约翰逊夫妇返回香港,刚派出的亨利·肖特尔夫妇也一道同来。1860年3月初耶士摩离港回美,约翰逊接手潮州差会的开辟事工。6月1日,约翰逊夫妇带领雇佣的潮籍助手离开香港前往妈屿岛天后宫附近居住传教,由此拉开美北浸礼会潮汕宣教事业的大幕。

1851年,当约翰逊夫妇还在香港服事的时候,约翰逊夫人就在住处楼下开办了培养女童的小女学,后来禾场转移到马屿,约翰逊夫人继续开办小女学,根据“自传”理念,培养出4名女传道员。后来差会总部迁至礐石,小女学就转移到礐石。在斐抵汕后,汕头教区当时的传教士包括耶士摩夫妇、约翰逊夫妇、巴志玺夫妇和斐姑娘。

1872年,约翰逊因脑卒中去世,遇到丈夫去世的情况,传教士夫人可以选择回国抚养后代,也可以留在传教地继续传播福音,不过活动空间会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约翰逊夫人选择在潮汕继续传教,并获得了委员会的批准,年薪为500美金。耶士摩与她协商确定了她的工作范围:继续办学和拥有女传道员,可以去潮阳县的东湖和达濠向女性传教。

原本委员会于1872年拨款500美元给耶士摩扩建他的房屋作斐在汕头的住处,指出除了一个带浴室的卧室,斐还应有一间舒适的起居室,要“将斐置于耶士摩的保护之下”。这样的安排一是因为斐在曼谷的过往让委员会不放心她再一个人居住,也不可能让她住在中国人的房屋里,二是浸信会通常安排单身的女传教士与一对已婚传教士夫妇同住,或安排两位或以上单身女传教士同住。但因耶士摩夫妇打算在斐到潮汕之后回美国,认为待他们回美后,斐不适合单独住在耶士摩的家里,就没有扩建房屋给斐预备住处。

委员会原本安排新到汕头的巴志玺夫妇住进约翰逊的房子,并为约翰逊夫人提供房间或进行必要的扩建。此举令约翰逊夫人寒心,认为这是要将她赶出原本属于她的家。委员会则认为传教士夫人并不是传教士,因为她们不是由委员会所甄选(笔者按:原本美会的传教士夫人是有助理传教士身份的,但1859年美北浸信会年会上,她们的这层身份被免除,也就不再负有传教职责了)。传教士去世之后,若没有小孩,其夫人有权从委员会获得一年的津贴以资助自己的生活,直到她能够用某种方式养活自己。传教士去世之后,夫人是否留在传教地是个开放的问题。因约翰逊夫人想要留下,委员会虽有些勉强,仍然同意她的请求,但因为传教士住过的房子并不属其私人所有,而是差会的产业,所以她应该服从委员会的安排。

后来是耶士摩安排巴氏夫妇住在他家,斐与约翰逊夫人则同住一屋。斐写信称自己仅“占据约翰逊夫人房子的一个小房间”,虽然斐和约翰逊夫人都曾痛失爱侣,但类似的经历和同住一屋并未让她们更加亲近,这与她们同样个性强忮有关。

默多克让巴志玺寻求一种公平的解决方案,他认为这个房子应该有足够的房间让她们两人都住得舒服。此外,斐在出发赴汕头之前,曾留下清单让委员会帮助在波士顿购买家具寄到汕头,但默多克以她可能会与耶士摩夫妇、约翰逊夫人同住,有家具使用,或可在汕头、香港购买为由,并未帮她订购家具。

斐最初的设想是住在耶士摩家中,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和家具,但这些愿望并未实现。她曾试图拿到那原本给她建房间的500美元自己支配,但这个要求被拒绝。委员会指明每一项拨款只能用作指定的用途,若该年没有使用该款项,将作为司库的结余,下一年若再建房间,将再次进行拨款。后来委员会见斐与约翰逊夫人相处仍不和谐,因此,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给斐另外提供住处,遂做出让步,同意斐使用之前的拨款500美元在礐石基地为她自己建幢小楼。斐后来又获妇女会拨款500美元,加起来一共1000美元可用于建楼。妇女会同时也拨款1500元给约翰逊夫人在礐石基地择地修建她的住处和女校校舍,前提是当房子建好后,她应从现在的房子搬出。后委员会为了节省经费,希望约翰逊夫人建好住处和女校校舍后,把斐安排进约翰逊住过的房子,将拨给斐的1000美元节省下来。但由于此时斐与耶士摩和巴志玺相处融洽,替耶士摩分担了许多重担,所以她的建楼行动得到了耶士摩、巴志玺的支持。巴志玺告知委员会处斐姑娘的房子已经在建,耶士摩也去信称斐的房子墙已经立起,两周后将封顶,此时做任何改变为时已晚,委员会才不得不作罢。斐的房子完全由她自己监督建成,花费超出她和耶士摩最初的预算一部分,委员会国外通讯秘书默多克回应让斐不用担心。斐姑娘是美浸会唯一拥有独立住房且不与任何人同住的女传教士。

而约翰逊夫人则更加特立独行,不理会委员会的意见,不在礐石基地建房,执意去东湖建了座小房子给自己住,另建有两座小房给女校或女传道员使用,共花费800美金。在一年多的时间之内(1873-1874),默多克疲于回应来自汕头的传教士们的住房要求,最终总算解决了住宿的问题:约翰逊夫人和斐姑娘均自建小楼,巴志玺住进约翰逊住过的房子。

约翰逊夫人1874年搬到东湖后,一时信教者众。她不仅指挥自己雇佣的女传道员传教,还将男传道人黄宝山隶属于自己的传教团队(按:黄宝山是耶士摩培训出来的第一名本土传道人),而且把小女学也转移至东湖。耶士摩只同意她向女性传教,但无法容忍她像男传教士那样管辖整个传教区的事务,于是将黄宝山收归自己管辖。另外,在礐石全体信徒聚会时,约翰逊夫人往往在一群东湖信徒簇拥下前来,后来干脆自己另行组织聚会。这些行为无疑会被解读成挑战男传教士及他们主导的礐石堂中心体系,导致她最后不见容于潮汕浸会传教圈。传教士夫人丧夫后如想继续传教,必须接受单身女传教士的身份及其种种规范。约翰逊夫人来到东湖的几个月后,因为她不愿遵守种种规范,与男传教士矛盾重重,所以被总部召回。她结束在潮汕的服事后,东湖教会的迅速发展也戛然而止,小女学也关闭了。

此外,约翰逊夫人还有严重的诚信问题。1873年她曾私自致信给赞助人称时任司库的耶士摩故意拖欠赞助人的捐献款不给她;还称约翰逊病重期间花费巨大,到年底她为了缴付数个账单,不得不售卖“衣物、部分餐桌和床上日常织品,以及任何家里可以节省的东西”;还请求赞助人直接将钱寄给她,以免通过委员会有所延迟。然而,经过调查,她信中的内容并非全部属实,确实,耶士摩曾迟疑将100美金捐献款付给她,但约翰逊生病和安葬的所有费用均由委员会支付,约翰逊夫人售卖衣物等私人物品是因她自己不再需要这些物品,而不是为了支付账单。

她此举给耶士摩和委员会的声誉带来很坏的影响,尤其是她让赞助人越过委员会直接将款项寄给她自己。因此委员会要求她致信赞助人澄清相关情况。1873年11月7日,约翰逊夫人甚至干脆直接要求从汕头回美,称遭受耶士摩和巴志玺的排挤。

约翰逊夫人为人和处事的方法导致她几乎被汕头的所有同工排斥。当时香港教会被视为美北浸会华南教区的外展站。总部召回约翰逊夫人后,委员会国外通讯秘书默多克原本想派约翰逊夫人去香港,但汕头教区的传教士(包括斐姑娘)几乎一致反对约翰逊夫人和汕头教区继续有联系。例如斐姑娘1874年9月19日曾写信反对委员会派约翰逊夫人赴香港宣教。最终约翰逊夫人于1875年3月23日从美会差会辞职,差会支付1000美金买下她在东湖的房产转到差会的名下,同时拒绝支付她作为约翰逊遗孀的津贴,双方关系两清。之所以如此处理,其一是因为约翰逊是汕头教区的开拓者之一(1848-1860在香港,1860-1872在潮汕),在美国教会尚有很深的影响力,且约翰逊夫人与许多富裕而有影响力的夫人们私交甚好,这些夫人是差会固定的捐献者,因而不宜处理得过于激烈:其二是差会不愿意约翰逊夫人去汕头周边的华南教区的外展站居住。约翰逊夫人作为已故传教士领袖的遗孀,却在捐款人中散布不利于差会的言论,且在汕头教区意图以传教士夫人的身份延续约翰逊在世时的权威和工作范围,这些都不能为差会所容,为买断她想回汕头或周边地区的念头,同时获得她名下在汕头东湖用她募集的经费兴建的房屋和教堂,差会才支付给她1000美金。

再后来,尽管约翰逊夫人回美后东部妇女分会愿意以女传教士的身份将她推荐给美北浸信会派出,但最后被拒绝。此后自筹经费独自在香港自由宣教的她曾希望通过美国资助人和其他关系重新成为美北浸礼会的传教士,但再次被拒绝。

笔者对比斐姑娘、约翰逊夫人、巴志玺夫人这3名个性强忮,敢于挑战男性主导的差传体制的女传教士,发现她们各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她们挑战的结果不相一致。

斐姑娘个人能力突出,在妇女事工方面,是美会的领军人物,在文字事工方面,她在耶士摩帮助的下编写《四福音概要》,与耶士摩共同翻译潮汕话《圣经》的部分经卷,可以说,她在开始编纂《汕头方言词典》之前,一直都是耶士摩需要倚仗的得力助手。即便是回美国休假期间,她登在教会刊物上的文章、回国做的演讲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她在美国国内外的知名度。她也因此在整个西方传教士圈子中富有声望,这种声望为她赢得了美国大量针对中国女性传教的定向捐款,这使得她的传教可支配金额远远多于主导传教的男传教士。甚至正是因为她有这样大的影响力,所以才能在离开差会后获得大额经济补偿。

巴夫人能控制自己丈夫,有丈夫撑腰,故而虽然在传教士圈子中人缘极差,但也依然能够在一个时间段内肆意妄为,因为1886—1890年汕头教区的事务主要由巴志玺负责(参本系列连载之五)。而约翰逊夫人作为遗孀,则没有巴夫人那种乱作为的条件。其实她还是有能力的,倘若品行出众的话,是能赢得教会同工的尊敬的。可惜其品德不佳,越爱争权夺利的人,就越会失去同工对她的好感,最终只能成为一名失败的宣教士。


主要参考论著:
李期耀:《晚清潮汕浸礼教会建构的历史进程》
李期耀:《失范与重构:潮汕浸礼差会女性传教人员社会性别演变(1860-1903)》
聂利:《科学、性别与文化:斐姑娘的传教生涯及其回美以后》
耶琳牧师娘著,郭甦译:《美浸会岭东宣教略史》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